《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

01Q。p50 什麼是「以抽象的人之”自我意識”,來取代”抽象的自然”之實體」?

02Q。p51 什麼是叫「有一抽象的”人”先於社會而存在:他不只將人化約為宗教人…」?
03Q。p51 什麼是「宗教人」?
04Q。p51 什麼是「物質真實」?
05Q。p51 為什麼「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學說無法解釋革命行動…」?

06Q。P52 什麼是「決定論式的哲學唯物論」?

07Q。P53 什麼是「社會的特殊性格」?
08Q。P53 什麼是「經驗性的視察」?

09Q。P54 抽象和哲學有什麼不同?

10Q。P55 什麼是「歷史哲學的理論的重要鑰匙—其主要特質是超歷史的」?

11Q。P59 「所有者(owner)和佔有者(possessor)」有什麼不同?
12Q。P59 什麼是「都市化一般而言是分工裡的分化最清楚的指標」?

13Q。P69 「英國從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的資本家的主要來源。然而這種資本主義構成的形式很快就變成『真正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形成的障礙』」為什麼?

《德意志意識形態》

14Q。P69 什麼是「公社所有制」?

15Q。P74 為什麼「抽象本身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
16Q。P74 為什麼「它們[抽象]只能對整理歷史資料提供某些方便」?

17Q。P75 什麼是「二重性」?
18Q。P75 「普通直觀」?

19Q。P76 「哲學直觀」?
20Q。P76 什麼是「感性確定性」?
21Q。P76 什麼是「人和自然的統一」?

22Q。P77 什麼是「自然科學的直觀」?
23Q。P77 什麼是「人們的感性活動」?

24Q。P77-78 「感性對象」和「感性活動」有什麼差異?

25Q。P78 什麼是「類的平等化」及「最高的直觀」?

26Q。P81 什麼是「純粹的意識」?
27Q。P81 意識和物質有什麼差別?



1.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在討論唯物論的時候,「作為一『青年黑格爾主義者』,費爾巴哈批評黑格爾過度重視意識與社會精神。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哲學使他認為需要從黑格爾的主觀性觀念論轉移,不要再只注重觀念,而是要關注人類事物的物質實在性 (material reality)。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集中在宗教方面。…」(Ritzer and Goodman, 2004:40)「費爾巴哈關注的只是宗教世界,但是馬克思相信整個社會世界(特別是經濟)才需要加以分析。」(Ritzer and Goodman, 2004:41)。然而,儘管費爾巴哈已經部分將對觀念的討論轉入對物質真實(即真實世界,活生生的世界)的討論,但是「…他從來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動,因此比方說,當他看到的是大量患瘰癘病的、積勞成疾的和患肺癆的窮苦人而不是健康人的時候,他便不得不求助於”最高的直觀”和觀念上的”類平等化”,這就是說,正是在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者看到改造工業和社會結構的必要性和條件的地方,他卻重新陷入唯心主義。」(Marx and Engels, 1995[1845-46]:78) 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於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之上,繼續發展前一代的工業和交往,並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的社會制度。甚至連最簡單的”感覺確定性”的對象也只是由於社會發展、由於工業和商業交往才提供給他的。」(Marx and Engels, 1995[1845-46]:76)(也可以對照一下Giddens, 1994[1971]:52-53,這些話是相同的,一樣在翻譯上有些出入。)「這樣一來,打個比方說,費爾巴哈在曼徹斯特只看見一些工廠和機器,而一百年前在那裡只能看見腳踏紡車和織布機;或者,他在羅馬的坎帕尼亞只發現一些牧場和沼澤,而在奧古斯都時代在那裡只能發現羅馬資本家的葡萄園和別墅。」(Marx and Engels, 1995[1845-46]:77)也就是說,費爾巴哈沒有根植於現實性(即根據經驗的,歷史的考察—即不拘泥於特定的社會狀況的直觀,而是跨時間性的社會整體的經驗性考察—來現實地理解社會並改造社會)。「個人與其物質環境之間的關係,是以個人所在的社會之特殊性格為媒介的,在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時,我們必須自一項經驗性的視察來著手,對人類存在之必要條件的社會生活之具體過程作一番檢視。」(Giddens, 1994[1971]:53)但是費爾巴哈最後仍需靠著哲學的直觀,把人看成非實踐性的,並把”人”推到他對人的假定—即孤立的人的個體,這個抽象的人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其「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 (Marx and Engels, 1995[1845]:56),所以這種普遍的、觀念上的”類”讓人覺得彼此之間是平等的、是一樣的。馬克思認為,這就重新落入了唯心主義的討論了。再者,「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Marx and Engels, 1995[1845]:56)因此,費爾巴哈所討論的人,僅是將人化約為宗教人(人的本質當中就包含有宗教的本質了)。馬克思並沒有否定抽象的意義與重要性,「對現實的描述會使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境,能夠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這些抽象本身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它們只能對整理歷史資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歷史資料的各個層次的順序。但是這些抽象與哲學不同,它們絕不提供可以適用於各個歷史時代的藥方或公式。」(Marx and Engels, 1995[1845-46]:73-74)(也可以對照一下Giddens, 1994[1971]:53-54,這些話是相同的,一樣在翻譯上有些出入。) 「這種視察方法並不是沒有前題的。它從現實的前題出發,而且一刻也離不開這種前題。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種處在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當中的人。只要描繪出這個能動的生活過程,歷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還是抽象的經驗論者所認為的那樣,是一些僵死事實的蒐集,也不再像唯心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是想像的主體的想像的活動。」(Giddens, 1994[1971]:53) (也可以對照Marx and Engels, 1995[1845-46]:73,這是同一段話,但是翻譯有一點出入。)

2.馬克思認為「青年黑格爾學派」史特勞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 1808-1874)與鮑爾(Bruno Bauer, 1809-1882)「他們兩者以抽象的人之”自我意識”,來取代”抽象的自然”之實體」(Giddens, 1994[1971]:50),亦即是,他們將應當在現實之中被討論以及被實踐的事情放入對自我意識 (並且是被抽象的人的自我意識,而非現實的人)的討論,馬克思認為「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社會才有被轉變的可能。」(Giddens, 1994[1971]:50)抽象討論並非沒有意義,但是如果一直停留在抽象討論當中,最多也只能對世界進行解釋,然而重點在於改變這世界,即關鍵在於實踐(praxis)。「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Marx and Engels, 1995[1845]:57)

3.「雖然馬克思接受費爾巴哈的唯物論,但是他認為費爾巴哈在唯物論方面太過關注單一面向,缺乏辯證性。」(Ritzer and Goodman, 2004:41)在應該從歷史現實來理解人與物質真實相互作用的地方,「相反的,[費爾巴哈]卻以物質真實對理念的”單向”影響來描述這個世界。」(Giddens, 1994[1971]:51)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與所有先前的唯物論哲學一樣,視”物質真實”為人類行動的決定性因素,而未嘗分析”客體”世界受到”主體”,亦即受到人類行動的影響。」(Giddens, 1994[1971]:51)而我將這句話與書本上這段話整理為以下這一個圖示:
費爾巴哈:物質真實 單向影響 主體(人類行動),理念

和之前的唯物論哲學家一樣

馬克思:物質真實,客體世界 相互作用、影響 主體(人類行動)

在抽象上可以這麼切分與討論,在現實生活當中這些都是混在一起、交互作用的
資料來源:許宗賢根據《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51頁製作
所以,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的唯物論本身無法解釋革命的行動,把人當作是受物質真實單方面的影響而改變,而沒有將人的能動性強調出來,是無法產生革命的。而費爾巴哈的這種單一方向的唯物論哲學,即決定論式唯物論哲學。依照我的理解,也就是A 決定、影響 B。

4.對馬克思而言歷史哲學的重要鎖鑰,即以抽象或哲學方式來討論歷史(其主要特質是超歷史的),雖然能夠取得一種對於歷史的普遍性了解,但是,一點都不真實,所有的社會都是根植於其活生生的、一定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當中,如果僅憑靠抽象來理解社會與歷史,而非置入其特定的歷史脈絡當中去看待的話,根本上、現實上無法理解社會。「事件本身雖然即其相似,但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情境裡,就會產生相當不同的結果。」(Giddens, 1994[1971]:55)

5.在中國歷史當中,長期以來都是以皇朝作為基本的政體。而在這種政體之下,雖然一般人民大多有具有”地契”的房產,但實際上,如果皇帝要徵收,基本上他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要徵收土地,即使引起民怨,但還是不得不從。因此,對於一般人民來說,土地的所有制並沒有一共同的最高決定者(如憲法、法律、或主權)來保障,僅為一土地「佔有者(possessor)」,而非「所有者(owner)」。而西方社會在後來的發展過程當中則是有別於東方社會。

6.「馬克思相當強調,都市化一般而言是分工裡的分化最清楚的指標。」(Giddens, 1994[1971]:59)”Marx lays considerable stress upon the growth of urbanization generally as making the clearest index of differentiation withi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Giddens, 1971:26)也就是說,馬克思認為都市與鄉村(具自給自足的性格,一搬來說,通常不需依靠對外—即鄉村之外—的聯繫與相互交流)的相對立與劃分,「為資本的成長提供了歷史的條件,因為資本的發生首先是在城市裡,並且也為資本和地產之間的分離提供了條件。」(Giddens, 1994[1971]:60)馬克思認為,如果人與土地是相依靠在一起共生共存(即以農業生活為主)的話,由於能夠自給自足,農業本身根本不需要有所變革就能一直維持下去了。而土地與人的分離,以某種方面來看,人就必須利用手工業或商業來進行謀生,而手工業(幫工,學徒制)的發展就成為了工廠手工業甚至現代工業的原形。但在商業的部分,商人原先僅只從事貿易方面的運轉(也就是跟某些人買東西再將這些東西賣出賺取差價),而「商人階級當中有一部份人離開了純粹的貿易運轉,而直接插手於生產。」(Giddens, 1994[1971]:69)「然而,這種資本主義構成形式很快就變成『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形成的障礙,並且隨著後者的發展而日趨沒落。』」(Giddens, 1994[1971]:69-70)馬克思的意思是說,商人插手生產,會變成商人在某種程度上固定了生產的模式,而因此導致生產技術發展的危機,這一條路絕對不是革命性的、具創造性的。所以會導致真正資本主義模式的障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teri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